-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党建工作 > 新闻公告 > 正文
-
浪费灼痛我们双眼:聚焦生活中浪费行为和意识
时间:2013-04-07 19:37:15 来源: 作者: 阅读: 次是什么妨碍了我们节约——六种浪费意识反思
一些人脱离实际需求,盲目攀比,追求奢侈消费;一些人爱面子,购车时小排量的车压根入不了他们的眼;一些人觉得多花几百元买个节能产品实在是花“冤枉钱”,他们的疑问是“为什么多个‘节能’概念就要贵”;……在我们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时候,种种节约意识淡薄的心态渐渐浮现出来,而它们正阻碍着我们厉行“节约”。
有了钱就“大方”
【表现】
前段时间,当杭州刚进入E级用电预案的时候,商场和餐馆的霓虹灯黯淡了,路灯也隔一盏开。然而在路一端,某新近竣工的一幢写字楼却像摄取了整条马路的光亮,高达二十多层的楼房通体亮着灯。记得连续多年,一些刚建好的大楼都会按照惯例,来个亮灯仪式。房产商自然不在乎这点电费,造点声势,搞个靓丽的形象才最重要。
这种“浪费”在很多人看来都是习以为常的了:下班了,空荡荡的办公楼里依然电脑大开、空调继续运做;回家后,人在房间里看电视,却把所有的灯都打开……
虽然在媒体上时常看到水、煤、电、油全面紧缺,但现实生活中,人们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种种浪费行为。因为在他们看来,几元钱的花费都显得很微不足道,自己有能力负担,为什么要表现得那么“抠门”。
【心态分析】
那么多日常的浪费行为让我们看到,人们的忧患意识和节约观念,似乎离我们的生活还有一段距离。对于节约教育,也仍旧是条短腿,在平常的节约教育中,我们看到的只是简单的资源情况介绍,并没有教导学生如何节约使用,以及日渐紧张的资源紧缺形势。
买车求大求派头
【表现】
“你买车了吗?你准备买什么样的车?”本报前段时间对消费者购车意愿进行的调查显示,69%的人希望购买1.6L中等排量,价位在10万至15万元之间的车,小排量的车难入他们的眼。
据统计,去年我国生产了500万辆汽车,但其中小排量汽车却不到25%。求大、求排场的消费文化仍大行其道。众所周知,我国的能源资源储备并不充裕,我国的石油进口已经超过了一亿吨,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但是,即使油价连续不断地上涨,绝大多数人仍不愿购买更加经济、环保的小排量汽车。
【心态分析】
排拒小排量车主要还是“面子”问题。一位从事房产工作的赵先生告诉记者:“小排量车省油,其实我也愿意买小排量,可是周围的朋友、同事购买的都是十几万元以上的中高档轿车,自己买个小排量车实在觉得有些跌份儿。”
他的这番话无疑代表了很多购车人的心声,甚至有的人认为两三万元的微型车就不叫车。追求豪华、追求气派的消费心态决定了他们的购车意向,而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心态,主要是能源的商品地位得不到重视,社会对节能文化提倡不足造成的。我们的很多民众节能意识淡薄,致使求大、求派头的消费文化甚嚣尘上,却在能源消费领域走进了高消费的误区。
炫耀心态作怪凡事皆攀比
【表现】
在杭城的家电卖场里,手机专柜永远都是最有人气的地方,而手机卖场也是开了一家又一家,延安路短短的100多米路上,就聚集了三四家手机专卖店。年轻人的时尚似乎也全部在手机上得到爆发。于是,“倾城系列”、音乐手机……什么新款推出都会吸引一大堆人谈论一番,勾起他们的购买欲。有一项对年轻人使用手机的调查显示:他们的手机更新频率是1年换1只,旧手机自然是只有淘汰的命运。
而一些国外的厂商也正是看准了这些消费者的攀比心理和显示奢华、品位的炫耀性心态,不断推出新花样,为过度消费推波助澜。
生活中,炫耀性的消费现象随处可见,而中国人崇尚节俭的文明传统却越来越少见。
【心态分析】
那些快买、快扔的消费行为,使产品的设计使用寿命被人为地缩短,而资源消耗量与电子垃圾废弃量由此大幅增加。此外,有些企业为了一己私利,罔顾国情,不遗余力地宣传那些过度浪费的生活方式。比如,在住宅楼建设上,惟求大面积,惟求气派的落地窗,却根本不考虑能源问题;有些地方,争相兴建极度浪费的豪华宾馆……
反观日本人的节约,衣食住特点可以一“小”字蔽之:无论家庭还是宾馆,房间都很小,这既节约了土地、建筑材料等,也节约了取暖、制冷的能源。再比如瑞士,餐馆对浪费者是一定要处以罚款的。
所以,要构建节约型社会,还是需要向每位国人灌输节约观念,让每位国人都认识到,虽然富了,但不能有攀比、奢华的心态。
吃的不如倒的多
——铺张浪费成为社会一害
【一组数据】:每桌价格超过5000元,一连摆下60多桌,一场下来至少要30万元,这是前段时间浙江一对新人的婚宴餐饮花费记录。而如此的豪华婚礼,在当地并非罕见。
近乎奢华的消费并非偶然,因为日常那些有意无意的铺张浪费更是屡见不鲜。小到居民家庭的外出点餐,大到数千上万元一桌的商务宴请,讲究排场、大吃大喝,有些菜甚至没动筷子就扔进泔水桶,餐桌上的浪费大行其道。
餐饮业发达的杭州也有同样的情况。上半年,杭州人餐饮消费50多亿元,保守估计,按其中1/20计,浪费部分高达2.5亿。
【一种声音】:在西方发达国家,节约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而在我省很多城市家庭里,这还处于“干打雷不下雨”的阶段。“节约也需要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曾有专家指出,可以通过税收等措施实行扶优限劣。在消费领域,可考虑研究指定奢侈品的标准,提高税额,遏制崇尚奢侈、过度浪费的行为。
大型公共建筑俨然电老虎
——“跑冒滴漏”凸显管理漏洞
【一组数据】:夏天写字楼冷气打到要穿长袖,卖场里有多少款彩电就开多少台,采光良好的会议室却一直灯火通明……看似并不起眼的跑冒滴漏,细细算来却数字惊人。
苏宁电器最新的一项调查表明,一家电器连锁店如果拥有150台彩电、30台空调、30台电风扇,那么,一个夏天仅展示就要耗电10万度,其中至少三成属于浪费,可供1000户普通居民家庭用8~12个月。
【一种声音】:占地面积大、人流量大,这些大型公共建筑已成挥霍巨能的“电老虎”。有个研究机构曾算过一笔账:大型公共建筑的综合节能潜力在30~50%。
月饼包装年耗25亿元
——过度包装制造垃圾和污染
【一组数据】:一瓶标价为24000元的高档酒,包装多达四层,剥开外层分别为纸质、皮质及水晶玻璃的包装,最里面一层是个精致的圆球体,由24K镀金金属制成……过度包装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也在源源不断地制造着垃圾和污染。以月饼为例,有关统计显示,每年月饼市场的规模逾100亿元,其中包装的费用达25亿元;按一吨废纸相当于4立方米木材计,20万吨月饼盒就是80万立方米木材。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化妆品、保健品类、烟类以及茶类等商品上。有数据表明,目前城市生活垃圾体积的30%左右被各种包装物占据。
【一种声音】:日渐盛行的过度包装之风,不仅在浪费大量资源,给清洁环境带来负担,也极易滋生腐败风气。
对此,消费者要有节约意识,除了自觉抵制过度包装外,国外一些对于过度包装的严格控制措施也值得借鉴。如比利时对非纸质包装征收包装费;荷兰通过垃圾计量收费,引导消费者选择简单包装。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加紧制定《包装法》。
拆拆建建一次又一次
——“拍脑袋”工程是最大的浪费
【一种现象】:前两年刚刚改造好的马路,今年又被纳入城市拓宽或翻修的城建计划中;为了一个广场建设的需要,十几层的高楼大厦瞬间夷为平地……“规划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不顶领导一句话。”不少城市的城市改造和基础设施翻新还没完全走出反复拆建的恶性循环。
【一种声音】:对城市来讲,规划的失误是最大的失误,规划造成的浪费也是最大的浪费。在欧洲,住宅平均寿命约80年,我国规定普通建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而在城市改造过程中拆除的大量建筑使用了还不到30年,这不但浪费了大量人力、财力、物力,而且产生大量垃圾和多种污染。这些,不仅考验着相关主管部门的长远规划眼光,也考验着其能否真正把节约意识融入城市建设决是什么妨碍了我们节约——六种浪费意识反思
一些人脱离实际需求,盲目攀比,追求奢侈消费;一些人爱面子,购车时小排量的车压根入不了他们的眼;一些人觉得多花几百元买个节能产品实在是花“冤枉钱”,他们的疑问是“为什么多个‘节能’概念就要贵”;……在我们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时候,种种节约意识淡薄的心态渐渐浮现出来,而它们正阻碍着我们厉行“节约”。
有了钱就“大方”
【表现】
前段时间,当杭州刚进入E级用电预案的时候,商场和餐馆的霓虹灯黯淡了,路灯也隔一盏开。然而在路一端,某新近竣工的一幢写字楼却像摄取了整条马路的光亮,高达二十多层的楼房通体亮着灯。记得连续多年,一些刚建好的大楼都会按照惯例,来个亮灯仪式。房产商自然不在乎这点电费,造点声势,搞个靓丽的形象才最重要。
这种“浪费”在很多人看来都是习以为常的了:下班了,空荡荡的办公楼里依然电脑大开、空调继续运做;回家后,人在房间里看电视,却把所有的灯都打开……
虽然在媒体上时常看到水、煤、电、油全面紧缺,但现实生活中,人们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种种浪费行为。因为在他们看来,几元钱的花费都显得很微不足道,自己有能力负担,为什么要表现得那么“抠门”。
【心态分析】
那么多日常的浪费行为让我们看到,人们的忧患意识和节约观念,似乎离我们的生活还有一段距离。对于节约教育,也仍旧是条短腿,在平常的节约教育中,我们看到的只是简单的资源情况介绍,并没有教导学生如何节约使用,以及日渐紧张的资源紧缺形势。
买车求大求派头
【表现】
“你买车了吗?你准备买什么样的车?”本报前段时间对消费者购车意愿进行的调查显示,69%的人希望购买1.6L中等排量,价位在10万至15万元之间的车,小排量的车难入他们的眼。
据统计,去年我国生产了500万辆汽车,但其中小排量汽车却不到25%。求大、求排场的消费文化仍大行其道。众所周知,我国的能源资源储备并不充裕,我国的石油进口已经超过了一亿吨,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但是,即使油价连续不断地上涨,绝大多数人仍不愿购买更加经济、环保的小排量汽车。
【心态分析】
排拒小排量车主要还是“面子”问题。一位从事房产工作的赵先生告诉记者:“小排量车省油,其实我也愿意买小排量,可是周围的朋友、同事购买的都是十几万元以上的中高档轿车,自己买个小排量车实在觉得有些跌份儿。”
他的这番话无疑代表了很多购车人的心声,甚至有的人认为两三万元的微型车就不叫车。追求豪华、追求气派的消费心态决定了他们的购车意向,而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心态,主要是能源的商品地位得不到重视,社会对节能文化提倡不足造成的。我们的很多民众节能意识淡薄,致使求大、求派头的消费文化甚嚣尘上,却在能源消费领域走进了高消费的误区。
炫耀心态作怪凡事皆攀比
【表现】
在杭城的家电卖场里,手机专柜永远都是最有人气的地方,而手机卖场也是开了一家又一家,延安路短短的100多米路上,就聚集了三四家手机专卖店。年轻人的时尚似乎也全部在手机上得到爆发。于是,“倾城系列”、音乐手机……什么新款推出都会吸引一大堆人谈论一番,勾起他们的购买欲。有一项对年轻人使用手机的调查显示:他们的手机更新频率是1年换1只,旧手机自然是只有淘汰的命运。
而一些国外的厂商也正是看准了这些消费者的攀比心理和显示奢华、品位的炫耀性心态,不断推出新花样,为过度消费推波助澜。
生活中,炫耀性的消费现象随处可见,而中国人崇尚节俭的文明传统却越来越少见。
【心态分析】
那些快买、快扔的消费行为,使产品的设计使用寿命被人为地缩短,而资源消耗量与电子垃圾废弃量由此大幅增加。此外,有些企业为了一己私利,罔顾国情,不遗余力地宣传那些过度浪费的生活方式。比如,在住宅楼建设上,惟求大面积,惟求气派的落地窗,却根本不考虑能源问题;有些地方,争相兴建极度浪费的豪华宾馆……
反观日本人的节约,衣食住特点可以一“小”字蔽之:无论家庭还是宾馆,房间都很小,这既节约了土地、建筑材料等,也节约了取暖、制冷的能源。再比如瑞士,餐馆对浪费者是一定要处以罚款的。
所以,要构建节约型社会,还是需要向每位国人灌输节约观念,让每位国人都认识到,虽然富了,但不能有攀比、奢华的心态。
节能住宅少人问津
【表现】
“中国现有的节能住宅只占1%,新建的节能住宅也只5%。绿色节能住宅应是房产发展的一个方向。”上周五,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顾云昌在杭州参加浙港房产高手论坛时,对节能住宅的现状如此说,他对浙江的房产商提出了“营造健康楼市,打造绿色住宅”要求。
近日,兴建中的“金都华府”小区刚刚结顶,而这个小区之所以引人关注,正在于它是个节能住宅小区。那整个杭州市的节能建筑到底有多少?记者从杭州市建委了解到,2004年1~3月,新建住宅402.1万平方米,其中节能建筑为63万平方米,仅占15.7%,这个比例还是比较小。
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一组数据,在资源如此紧张的形势下,住宅建筑能耗占了全国能耗的32%。目前我国每年新建建筑近20亿平方米,超过所有发达国家建设量的总和,但95%以上仍是高能耗建筑。
【心态分析】
为什么在节能建筑上会出现“雷声大、雨点小”的尴尬局面?主要还在于建筑节能意识薄弱。例如,人们在购房时,很多人不懂得也不关心建筑能耗的高低。这样,消费者没有了对所购房屋的节能需求,当然也不会对房屋节能性能进行选择和监督。于是,这样情况下,一部分缺乏社会责任,守法意识淡薄的开发商、供应商自然钻起了空子。
另一方面,在主观上对节能建筑缺乏认识的同时,国内的建筑商也没有一个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管理模式的推广交流平台。我们不少的所谓建筑“创新”,实际上是在建筑的概念炒作和表皮包装上下了不少功夫,结果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状况没有根本性改变。
节能产品“曲高和寡”
【表现】
随着普遍限电、水价上涨等问题日益凸显,“节能产品”的呼声似乎一浪高过一浪,然而在一届届的节能、节水、环保科技新产品博览会上,记者发现,虽然参展的国内外各大家电知名品牌全部推出自己的“节能系列”,然而这些产品在市场中的战绩却颇为惨淡。
如今,虽然节能已经非常明确地成为产品的主导方向之一,但记者从家电卖场却了解到,高价位在一定程度上正成为普及节能家电的瓶颈之一。杭州一家电器销售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节能家电所占的市场份额尚不足1/3,而国外56%以上的消费者都会首选节能产品。节能产品曲高和寡。
【心态分析】
一个普通的灯泡只要三四元钱就好了,而一个节能灯却要三四十元,贵10倍的价格,精打细算的消费者自然不愿意花这个在他们看来有点“冤枉”的钱了。从市场价格来看,节能产品的确一般都要比普通产品贵,这也造成了节能产品在市场中销售受挫。
对于节能产品的尴尬,信息产业部的有关专家指出,这主要还是消费者使用节能产品的意识不够。在偏远农村,价格仍然是购买产品的最主要因素,但在大城市,现在影响购买的因素已经开始多元化起来,我们看到了节能产品走热的一线曙光。
办企业一味依赖“三高”
【表现】
盛夏时节,“电荒”让浙江的工业企业像一群嗷嗷待哺的婴儿,渴望源源不断的电流注入它们体内。于是,作为我国缺电形势最严峻的地区之一,浙江不少企业忙于中西部,拼命地“跑煤”“跑电”,一些小水电项目纷纷上马,希望能够早日缓解“电荒”。但有关人士指出,根治“电荒”,不能单靠多建电厂这种“头痛医头”的做法,关键是要尽快对地方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叫停。
本轮“电荒”,反映出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与前几年电力建设相对不足的矛盾;而另一方面,近年来一些地方不顾中央三令五申、违反国家产业政策,盲目上马冶金、化工、纺织等能源密集型项目,许多项目规模不大、档次不高,尤其是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这种低水平重复建设才是加剧目前“电荒”的“罪魁祸首”之一。目前,第二产业中高耗能行业快速增长是用电增加的主要因素。
【心态分析】
记者在采访时,也听到不少环保人士反映,地方上这两年争相上马的冶金、纺织等项目有不少,尤其是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占有量匮乏的国家,资源总量与环境容量,都不可能长期支撑粗放式的发展模式。统计显示,我国的资源消耗非常高。2003年国内原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和水泥的消耗量分别约占世界消耗量的7.4%、31%、30%、27%、25%和40%,而创造出的GDP却只相当于世界总量的约4%。这意味着,国内经济快速增长相当程度上是依赖对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粗放式投入实现的。
“电荒”的实质就是经济粗放增长与能源紧缺之间产生的矛盾。所以,要根治“电荒”,当务之急是地方抛弃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性经济增长模式,走集约利用资源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民间声音
理性消费才是文明生活
▲从日常生活中去细想,节约的办法还是很多的,不少其实就是举手之劳而已。如灯泡换成节能灯,用电就能省八成;人走灯灭成习惯,电脑不让空运转;轿车每周停一天,缓解堵塞省油钱。这些生活中的小事情,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那么就能省下相当可观的资源了。——杭州某机关职员徐先生
▲实际上,很多“过日子”的平常百姓,节水节电早已是一种自觉习惯,因为这关系到他们每月的“账单”。恰恰是某些“公家”机构,因为不需为水电买单,养成了一些不好的浪费习惯。——某自由职业者吴先生
▲提倡节约,并不等同于抑制消费,而是提倡科学合理的消费。比如点菜时,你可以点贵的,但你必须把菜吃完不浪费;比如买房,你可以买大户型,前提是你需要,能够合理利用起来。——杭州市民张先生
节约是一种社会责任
▲节约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它是一个长期的行为,而不是暂时的。——杭州市节能协会秘书长黄祝庆
▲节约意识的正确树立非常关键,它应该是作为一种人生的态度,体现个人的社会责任。现在经济发展了,大家的消费水平越来越高,这时的节约更大的意义是高效率地消耗资源,把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合理,它更多体现一种负责任的社会态度。——杭州质量管理硕士斯欣宇
- 上一篇:勤俭节约从小事做起
- 下一篇:教科院“反对奢侈浪费 倡导文明节俭”主题教育活动总结